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
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
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
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
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宗孟在乙巳岁除日收到周茂叔虞曹武昌的来信后,得知对方即将赴官零陵,于丙午正月内所作的十首诗之一。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别前往零陵的感慨和对零陵风土人情的描绘。
首句“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以想象中的零陵之景开篇,通过高歌来抒发内心的愉悦和对未来的期待。接着,“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两句,描绘了零陵与营道之间的地理关系以及零陵周边的自然风光,庐山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则转向对零陵历史变迁的思考,万石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三亭则成为了过往的见证者。这两句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替的感慨。
最后,“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表达了诗人对零陵和永州两地的关心,以及对友人即将前往的零陵的担忧,希望两地都能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零陵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关注。
乍试春衫,问人宜称,侧转腰身。
怕油侵燕尾,承云样巧,钗盘鸦翅,半臂红湮。
羞际难回,嗔时别坐,轻拍频摩要倍温。
窥私浴,见肤光占烛,面觑无因。内人破睡伤春。
向周昉图中写欠伸。
记被池寒入,妹匈牢拥,枕棱香逼,郎手时循。
下砌寻花,入帘避客,去处风流一样匀。
横陈夜,羡筑脂刻玉,方后尤珍。
看遥遥北渚,潋滟清光,炎蒸不到。
绿舫轻摇,向绿杨停棹。
红藕香中,开怀散发,好临波长啸。
语向奚奴,清闲执事,笔床茶灶。
试望蒹葭,离披湖上,荷叶荷花,亭亭窈窕。
沙鹤溪禽,劝擎杯一笑。
不用弹弦,何须吹管,听渔家小调。
落尽红轮,疏萤几个,又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