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旁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嘑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并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旁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嘑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并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易水行》描绘了一幅壮烈的历史画面。诗中以战国时期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田光自刎、樊於期献血溅秦、易水边的悲凉氛围,展现了荆轲刺秦前的决绝与慷慨。"督亢图穷见宝刀"一句,暗示了荆轲所携带的匕首是关键道具。"秦皇绕殿嘑且逃"则刻画了秦王的惊恐与逃避。荆轲在面对生死之际,"倚柱笑不咷",表现出他的从容与决心。最后,诗人感叹"十日大索徒为劳",表达了对秦始皇搜捕无效的讽刺,以及对荆轲等英雄的敬仰和对他们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再现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景。
路漫漫。何事间隔了、彩凤修鸾。
锦瑟多时冷落,愁起无端。
杜鹃声里,催不转、宝马雕鞍。
生受那、风帷雨帐,五更寒。不堪带缓裙宽。
倩鱼雁传书,远向关山。看过春花灿烂,秋月团圞。
香闺愁绝,难得潇洒尽情欢。
试说与、驰驱远客,应也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