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三江与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
人人总道浑如画,祇恐丹青画不如。
休说三江与五湖,平生心眼此中舒。
人人总道浑如画,祇恐丹青画不如。
这首词作简洁明快,笔触游移于自然景观之中,流露出诗人对三江五湖的向往与赞美。开篇“休说”二字,即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的超然态度,转而将心灵的寄托点聚焦于眼前的风光。此处“心眼此中舒”,则是借景抒怀,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片自然美景面前得到了释放与安宁。
接下来的“人人总道浑如画”一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三江五湖之美的普遍赞誉,视若绘画。然而,尾句“祇恐丹青画不如”,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与艺术表达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丹青乃是古代绘画常用颜色,这里用以比喻最精湛的艺术创作,意味着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其作品也难以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三江五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切的艺术追求。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既能知止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会。
身虽眠,性不昧。
目虽睡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隐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
明斯二理,自然造化合玄同。
密密至虚守静,便见无中妙有,九穷一齐通。
直下承当去,个是主人公。
莫着无,莫着有,莫着空。
疑团打就,只今突出妙高峰。
拨置纷纷外境,收拾灵灵底个,生化了无穷。
毕竟作么道,日向岭东红。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
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
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
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
赤龙缠定乌龟。
六月里严霜果大奇。
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
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
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
在俗心不俗,尘里不沾尘。
处身中正,何妨闹市与山林。
践履不偏不易,日用无争无执,只此是全真。
方寸莫教昧,便是上乘人。
采元精,炼元气,复元神。
三元合一,自然鼎内大丹凝。
更把玄风鼓动,天外迷云消散,慧月朗然明。
叩我第一义,江上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