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
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
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
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梅花》。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岩梅花初绽的画面。"寒岩幽雾不曾开",写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清冷与孤寂,雾气未散,更显其坚韧独立。"残雪犹封宿草荄",进一步强调了冬日的严寒,而梅花却在冰雪中悄然破蕾。
"一萼故应先腊破",赞美梅花是寒冬中最早开放的一朵,展现了其不畏严寒的特性。"百花浑未觉春来",通过对比,凸显了梅花作为报春使者的重要地位。诗人自谦地说:"惭非上苑青房比",表示自己不敢将梅花比作宫苑中的名贵花卉,但又误以为是唐昌花(即梅花的一种)的碎月形态,足见其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
"常恨清溪照疏影",诗人遗憾不能长久欣赏梅花的倩影,只能让清溪映照其疏影,流露出淡淡的惋惜。最后,"横斜还许落金杯",以金杯比喻酒杯,表达了诗人期待能借酒助兴,与梅花共赏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坚韧的品格和早春的生机,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东郊草长牛正肥,沟渠水通田可犁。
老翁向田姑哺儿,新妇厨中炊独迟。
归来对客少閒语,但说田家有辛苦。
春寒种谷不著泥,北风吹麦皆入土。
里胥徵税不得了,丁男出官多奔走。
两月山中去不归,老身那似少年时。
春深田家百事急,田多草荒犁不及。
野鹿呦呦满旧山,随牛终日在田间。
纵及收成罢耕作,官家无事身始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