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憔悴锁寒云。站路上,最伤神。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青山憔悴锁寒云。站路上,最伤神。破帽鬓沾尘。
更谁是、阳关故人。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无地觅松筠。
看青草、红芳斗春。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沉的画面。"青山憔悴锁寒云",以青山的苍老和寒云的笼罩,渲染出一种沉寂而压抑的氛围。"站路上,最伤神",诗人站在路旁,内心充满哀伤,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破帽鬓沾尘",细节刻画了诗人的落魄形象,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沧桑。"更谁是、阳关故人",阳关是古代送别的象征,诗人怀念过去的友情,却不知何处寻觅旧日知己。
"颓波世道,浮云交态,一日一番新",世道如颓波般动荡,人际关系如浮云般变幻莫测,每天都有新的面貌,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情的冷暖无常。
"无地觅松筠",诗人感叹找不到像松竹那样坚贞不屈的伴侣,只能眼见"青草、红芳斗春",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