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起沧波,画舫行春喜气多。
堪羡道人无一事,浩歌清夜对姮娥。
长风万里起沧波,画舫行春喜气多。
堪羡道人无一事,浩歌清夜对姮娥。
这首诗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高雅的文人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长风万里起沧波”,以“长风”和“沧波”构成一幅宏大的画面,长风自远方而来,吹动着万里的水面,掀起层层波浪,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这里的“沧波”不仅指海面的波涛,也暗含着深邃、辽阔之意,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深远的思考。
次句“画舫行春喜气多”,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船图。画舫在春光中缓缓前行,船上的人们享受着春天带来的喜悦与生机。这里的“喜气”不仅指自然界的春意盎然,也包含了人们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后两句“堪羡道人无一事,浩歌清夜对姮娥”,则转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羡慕道人(可能指的是隐士或修行者)的生活,他们远离尘嚣,无忧无虑,夜晚时分,对着月亮(姮娥,即嫦娥)放声歌唱。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宇宙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浩歌”和“清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寄云先生寄云居,与云卜邻相依于。
白云无心酷我似,我亦浪迹真云如。
閒来倚松看云起,紫烟衣上凉如水。
清霄沆瀣落冰壶,满挹琼浆和玉髓。
饮罢身轻随鹤飞,乘云一去浑忘归。
吾身与云皆寄耳,白衣苍狗谁是非。
我爱晚风清,顺适随所赏。
曩古竹林仙,忽忽竟长往。
荒除杂废墟,几度蓬蒿长。
可人日相亲,言笑容抵掌。
靳馀一席宽,何用居求广。
荷锄艺朮蔬,刮地芟草莽。
举步山水长,引引支离杖。
行役忘尔汝,啸答岩谷响。
澹然入无何,朝来山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