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
多事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
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
多事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
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苏幕遮》描绘了一幅白云山中红叶飘零、夕阳映照芳草渡的沧桑景象。诗人以自然景物象征历史的兴衰更替,如同朝暮之轮回,暗示人事无常。夕阳潮起潮落,不断送别行人,寓言人生的聚散离合。接下来,诗人提及阮公和杨子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通过“九折羊肠”的险道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曾经的车轮误入,象征着他们或自己的迷失与挫折。最后,诗人回忆起在寒冷的夜晚,马嘶声中,翠管银筝的乐音仍在歌楼彻夜回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词以景寓情,借古抒怀,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