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轻寒著柳条,宫壶停漏夜迢迢。
虹桥列汉通鳌影,翠辇扶云落凤毛。
歌转莺春花作阵,步摇莲暖玉生娇。
绮罗留眼归来晚,斜月楼西转树腰。
帘幕轻寒著柳条,宫壶停漏夜迢迢。
虹桥列汉通鳌影,翠辇扶云落凤毛。
歌转莺春花作阵,步摇莲暖玉生娇。
绮罗留眼归来晚,斜月楼西转树腰。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元宵节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热闹交织的氛围。
首句“帘幕轻寒著柳条”,以轻寒的空气触碰柳条,营造出夜晚微凉的氛围,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宫壶停漏夜迢迢”一句,通过停摆的宫壶滴漏,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悠长,夜晚的漫长,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夜晚。
“虹桥列汉通鳌影,翠辇扶云落凤毛”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虹桥比作横跨天际的桥梁,连接着人间与仙境,而翠辇则仿佛是云中降落的凤凰羽毛,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观的景象,也暗含了对元宵节盛大的庆祝活动的赞叹。
“歌转莺春花作阵,步摇莲暖玉生娇”则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莺啼声如春天的歌曲在空中回荡,花朵仿佛组成了阵列,与之呼应。步摇莲暖,玉生娇,生动地描绘了女子们在花灯照耀下的美丽与娇羞,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与浪漫。
最后,“绮罗留眼归来晚,斜月楼西转树腰”两句,以绮罗形容女子的服饰华丽,暗示她们在享受节日的欢乐后,直到斜月西挂,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节日的盛况与人们的欢愉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少时饕餮快击鲜,黄鱼但饱不论钱。
而今蔬食止鲑菜,不向鲍肆犹流涎。
两年戎马断海口,无复飞鲜登石首。
馋夫鹤颈望沧溟,瘦杀银花鲙腥手。
忆昔贡鱼来市桥,飞舠聒地喧鸣鐎。
家家开冰出红玉,插遍江南万柳条。
朱门公子恣一啖,不让饥獭逢鲿鲦。
东海老僧脂病吻,吴门刺客舞庖刀。
迩来断罟挂蛛网,仙醋流芬空握椒。
啖鳆摧颓头秃喙,弹铗饿瘦冯公腰。
何如米汁长斋客,笑指枯鱼过河泣。
倘君巳厌水梭花,为燬䲭夷种鱼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