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战乱后的萧瑟景象。"萧条独向汝南行"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萧条"指的是秋天树木凋零的声音,也隐喻着战争带来的荒凉和孤寂。"独向汝南行"则表明诗人正独自一人前往汝南,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指示,更是情感上的一种流离失所。
接下来的"客路多逢汉骑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客路"意味着异乡的道路,而"汉骑营"则是战争的象征,这里的"多逢"显示出战争的频繁和普遍性,让人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战乱感。
第三句"古木苍苍离乱后",通过对古木苍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历史沧桑之感。"古木"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苍苍"则形容树木的色泽,也暗示了一种荒凉与衰败。"离乱后"四字,则是对战争破坏和离散人们生活的隐喻。
最后一句"几家同住一孤城",表达了战后的凄凉和人民的悲惨。在这里,"几家"暗示着人口的稀少,而"同住一孤城"则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后人们不得不挤在一起居住在一个荒废的城堡中的情景。"孤城"二字,更增添了一种凄凉和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战乱后的残留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怀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值新春举笔,且放下心中忧戚,得失凶吉与损益。
造化有个自然数,也归于一。
人间几个邵尧夫,都把将来期必。
料皇天生我是男儿,终不与鸱鸮为匹。
信步行行,到前头当有真消息。
万一不然,吾将置穷达于殊途,且论平生心迹。
掷笔问乾坤,乾坤不对,乾坤默识。
桂山有笑人,闇然闻清脩。
醉伴黄鹤睡,醒招白鹿游。
坐对山下泉,觱沸增清幽。
水晶拖白龙,云母梳青头。
南下风味殊,凛然凌三秋。
岩在晓露垂,涧底清香流。
罗月天风吹,水面黄金浮。
时汲煮新茗,蟹眼凝浮沤。
时汲酿春酒,竹叶抽新刍。
澄虑消我愁,高歌润我喉。
寂寞空谷中,恍若玄龙楼。
相忘无形迹,默默神与游。
卓彼膝下人,渊源力探求。
盈科放四海,拟把神功收。
呼吸天地交,霖雨离龙湫。
贤哉心泉翁,良云臧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