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维摩室,闲身耐寂寥。
经鱼敲落月,佛火引深宵。
避缚思捐剑,逃声欲弃瓢。
何因老松桧,风雨尚萧骚。
一卧维摩室,闲身耐寂寥。
经鱼敲落月,佛火引深宵。
避缚思捐剑,逃声欲弃瓢。
何因老松桧,风雨尚萧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独处僧斋中的心境与感受。首句“一卧维摩室”,以维摩室象征僧人的居所,暗示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接着,“闲身耐寂寥”一句,点明了僧人面对孤独与寂静时的从容与坚韧。
“经鱼敲落月,佛火引深宵。”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经鱼(可能是僧人手持的佛经)在夜晚敲击着月亮,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而佛火则引领着夜深人静的时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避缚思捐剑,逃声欲弃瓢。”这两句表达了僧人对束缚与世俗声音的逃避,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捐剑和弃瓢,分别象征着放弃物质的束缚和世俗的名声,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何因老松桧,风雨尚萧骚。”通过老松桧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形象,象征着僧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