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分涧谷与长河,百二韶华眼底过。
陵寝荒凉眠石兽,江山烽火哭铜驼。
南朝碎瓦埋宫殿,北里生香怨绮罗。
最是芜城看不得,萧萧烟雨暮愁多。
漫分涧谷与长河,百二韶华眼底过。
陵寝荒凉眠石兽,江山烽火哭铜驼。
南朝碎瓦埋宫殿,北里生香怨绮罗。
最是芜城看不得,萧萧烟雨暮愁多。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哀愁。首句“漫分涧谷与长河,百二韶华眼底过”以自然景观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暗示着历史的长河中,一切繁华终将消逝。接下来,“陵寝荒凉眠石兽,江山烽火哭铜驼”两句,通过描述陵墓的荒凉与战火中的遗迹,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悲凉与时间的无情。
“南朝碎瓦埋宫殿,北里生香怨绮罗”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的更迭,南朝的宫殿在岁月的侵蚀下化为碎片,而北方的繁华也难逃衰败的命运,香料与华丽的衣裳成为往昔的哀怨。最后,“最是芜城看不得,萧萧烟雨暮愁多”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芜城在烟雨中显得更加凄凉,暮色中弥漫的愁绪难以言表,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衰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