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其四》
《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其四》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田已分息交游,故垒苍葭几度秋。

任庑梁鸿思灭灶,离家王粲感登楼。

比来遭嚇翻因鼠,安得忘情过狎鸥。

旧日韩人怀愤久,为谁借箸出良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首句“归田已分息交游”,诗人已经选择了田园生活,不再涉足尘世的交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故垒苍葭几度秋”描绘了过去的堡垒在芦苇丛中经历了几个秋天的景象,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任庑梁鸿思灭灶”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梁鸿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灭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离家王粲感登楼”则引用了王粲登楼远望,思念故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后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比来遭吓翻因鼠”一句,诗人以小鼠的惊吓比喻自己遭遇的困境或不公,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安得忘情过狎鸥”则是希望像与鸥鸟相处一样,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旧日韩人怀愤久,为谁借箸出良筹”两句,提到韩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有抱负,却难以施展,寻求良策以改变现状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情感深沉而复杂。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咀楚文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0)

仙游潭五首·南寺

澄潭下无底,将渡又安能。
惯上横空木,轻生此寺僧。
晓鱼闻考考,石塔见层层。
不到殊非恶,他年记未曾。

(0)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0)

和子瞻濠州七绝彭祖庙

长说先师似老彭,共疑好学古书生。
不知亦解餐云母,白日登天万事轻。

(0)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

(0)

过登封阎氏园

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
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
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
犹嫌进官道,轣辘听车音。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