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衫潦倒君罗隐,堕魄烟邱泣金粉。
风篁刻梦湘眉彫,不让三闾擅悲愤。
盛名苦换银丝发,末路生涯剩薇蕨。
随园宾客今几留,倦雁关山独飘忽。
一衫潦倒君罗隐,堕魄烟邱泣金粉。
风篁刻梦湘眉彫,不让三闾擅悲愤。
盛名苦换银丝发,末路生涯剩薇蕨。
随园宾客今几留,倦雁关山独飘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魄文人的形象,通过服饰、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首句“一衫潦倒君罗隐”以罗隐(唐代诗人)自比,暗示了诗人的落魄状态。接着,“堕魄烟邱泣金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精神状态,仿佛在烟雾缭绕的山丘上哭泣,金粉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风篁刻梦湘眉彫”一句,将梦境与现实交织,风中的竹林仿佛雕刻着诗人的梦想与忧愁,湘眉彫则暗示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思。接下来,“不让三闾擅悲愤”提到屈原(三闾大夫),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内心的情感并不亚于屈原的悲愤之情。
“盛名苦换银丝发”描述了诗人因名声而带来的痛苦,岁月的流逝让原本年轻的他白发苍苍。“末路生涯剩薇蕨”则表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诗人仅能依靠微薄的生活维持生计,生活凄凉。
“随园宾客今几留”提到了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暗示了诗人在文学界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倦雁关山独飘忽”以倦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四处漂泊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落魄文人形象的刻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充满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