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觇井宿到昆华,金碧光中望眼赊。
西去涛声奔迅马,北来山势走长蛇。
连云台殿悲梁土,落日旌旗想汉家。
客里登临多感慨,武侯祠树乱栖鸦。
偶觇井宿到昆华,金碧光中望眼赊。
西去涛声奔迅马,北来山势走长蛇。
连云台殿悲梁土,落日旌旗想汉家。
客里登临多感慨,武侯祠树乱栖鸦。
这首清代诗人方玉润的《登五华山望昆明池》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昆明池的景象。首句“偶觇井宿到昆华”写诗人偶然间来到五华山,仰望昆明池,透露出一种意外的惊喜。接下来的“金碧光中望眼赊”描绘了池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人心旷神怡,但又因距离遥远而显得有些朦胧。
“西去涛声奔迅马”运用比喻,将昆明池的波涛声比作疾驰的骏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势的壮阔。而“北来山势走长蛇”则以蜿蜒起伏的山势比喻为游动的长蛇,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动态感。
“连云台殿悲梁土”表达了对古代宫殿的怀旧之情,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落日旌旗想汉家”借夕阳和旗帜,勾起了诗人对汉朝辉煌的追忆。最后一句“客里登临多感慨,武侯祠树乱栖鸦”,诗人身处异乡,登临此景,不禁生发出对家乡和英雄人物诸葛亮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武侯祠边栖息的乌鸦增添了寂寥与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历史沉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