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庆侍者之净众》
《送庆侍者之净众》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ìngshìzhězhījìngzhòng
sòng / xùn

fēngyáodǐngxiǎoshānwēixīnwèishúméi

liǎngjiāndānhuìkànshǒukōnghuí

注释
风:晨风。
摇:吹动。
顶笠:竹笠戴在头顶。
晓山隈:清晨的山脚下。
觅法:寻找佛法。
心:内心。
未熟梅:未成熟的梅子,比喻修行未成熟。
去路:前行的道路。
两肩:双肩。
担不起:承受不住,无法肩负。
会看:懂得看透。
撒手:放手,放弃。
得空回:得到解脱,回归。
翻译
晨风吹动着竹笠,拂过山脚下的清晨
寻找佛法的心如同未成熟的梅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送庆侍者之净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风摇顶笠晓山隈”,这里描绘了一种清晨山间的景象。风轻轻吹动着行者的头上笠帽,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物,反映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觅法心如未熟梅”,此句则隐含了禅宗修行之意。“觅法”指的是寻求佛法,即追求精神上的觉悟。而“心如未熟梅”则是比喻,梅花在寒冷中才能绽放,暗示着诗人对禅法的理解和追求还不够成熟。

“去路两肩担不起”,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俗务的无奈和放弃。两肩承载不了生活的重负,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也反映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

“会看撒手得空回”,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撒手”是放下一切的象征,意味着对尘世的彻底放弃。而“得空回”则是内心获得解脱后的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禅法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句·其十

寒窗莫怪吟声苦,举室长悬似细腰。

(0)

次韵德翁苦雨

十年江国水如淫,怕见三秋雨作霖。

可念田家妨卒岁,须烦风伯荡层阴。

禾头昨夜忧生耳,木德何时却守心。

兀坐书窗诗作祟,寒虫呜咽伴愁吟。

(0)

睡椅

非马亦非船,可坐兼可眠。

客来呼不应,睡美腹便便。

书慵食饱后,还作定中禅。

(0)

晚步西园

今日曷不乐,吾园来颇疏。

向晚门庭空,杖策到城隅。

林噪其飞禽,池跃其游鱼。

似怪我来迟,晨朝何往乎。

寂默不应答,暂一尔辈俱。

唼波窥噞喁,集灌听相呼。

复倚逍遥亭,悠然观太虚。

(0)

早起趁朝

山房客梦惊,槐厅雨清绝。

蕙炉香寂寞,半挂北窗月。

重城车马动,起坐候明发。

华盖望宸居,烟飞隔双阙。

(0)

晚兴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

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

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

黄花恼陶令,搔首赋归欤。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