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告别,回到遥远的家乡的情景。开篇“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两句,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遥远且有些神秘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那种无尽的思念之情。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美丽与艰辛。这里的“花萼”指的是花朵繁密,如同萼架一般,形容景色之美;而“桃源”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处仙境,常用来比喻隐逸之地,暗示友人要去的地方既美丽又不易到达。
接下来的“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孤独感受。“啼莺”即是鸟鸣之声,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而“征马”则是指远行的人所乘坐的马,“骎骎”形容马儿迫不及待地前进,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舍。
最后,“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古老的柳树之上,每一条垂下的柳枝似乎都承载着他对朋友的思念和不捨。这里的“千年柳”象征着岁月悠久,也映射出诗人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
先亲去无归,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贫乃青毡,书种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何时见入学,况未保龆稚。
老年树松柏,仁者用其意。
父母养我时,辛勤五兄弟。
蜂房今俯育,谁则逮菽水。
昊天真罔极,梦想九原启。
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遗体。
平生忠与孝,举动法经史。
先训吾所知,功名盖天尔。
莫教一片复随波,月底风前许细哦。
花与吾人本无负,吾人自负此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