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二》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古风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0)
翻译
孔子为了弟子们,奔波劳碌十四载。
荀子年迈却不肯出山,五十岁还耕种农田。
看那两位先生,难道他们已经疯狂失常。
他们的出处本就无常,但始终不失圣贤之名。
他们确实深信自己,又有谁会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
注释
仲尼:指孔子。
群婢:弟子们。
走:奔波。
十四年:十四年时间。
荀卿:指荀子。
老:年迈。
出:出山。
干:耕种。
顾:看。
岂:难道。
陷:陷入。
狂颠:疯狂失常。
出处:出处或行为方式。
固:本来。
无定:不固定。
不失:并未失去。
圣贤:圣人和贤者。
诚:确实。
自:自己。
信:相信。
恤:顾虑。
鉴赏

诗人以孔子、荀卿为例,表达了对圣贤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和高度评价。"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指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他不仅没有因为流离失所而失去威望,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学说和人格魅力。"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则形容荀子的隐居生活,即便是年迈仍旧关心天下的农事,不忘初心。

接着的"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圣贤之所以能够不受世俗束缚的原因进行思考,认为他们并非迷失,而是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境界。"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进一步强调,即便是在世间没有固定出没,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圣贤的称号。

最后的"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则是诗人对这些圣贤内心世界的理解,他们有着坚定的自我认知和信念,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全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生活态度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他们不为世俗所束缚、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之情。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荅彭子冲

异县悲南国,同车感北风。

霜清淮浦阔,木落楚江空。

危坂难回马,炎方少去鸿。

望归天共远,惜别岁将穷。

海曲飞鸣隔,山梁饮啄同。

从军古云乐,况复九夷通。

(0)

山居二首·其一

石洞幽回处,深林下鹿群。

溪喧前夜雨,鸟语半山云。

树暗闻岚气,岩明见溜文。

藤花照潭水,风日共纷纷。

(0)

拟古四首·其一

惊喜君王至,西华夜启扉。

后车三十乘,载得美人归。

(0)

咏怀三十四首·其一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

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

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

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0)

经海子

积水明人眼,蒹葭十里秋。

西风摇雉矩,晴日丽妆楼。

柳径斜通马,荷丛暗度舟。

东邻如可问,早晚卜清幽。

(0)

寒食定兴雪中

二月莺花少,千家雨雪霏。

可怜值寒食,犹未换春衣。

积水生空雾,高城背落晖。

忍看杨柳色,从此去王畿。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