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诗人以孔子、荀卿为例,表达了对圣贤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和高度评价。"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指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经历,他不仅没有因为流离失所而失去威望,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学说和人格魅力。"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则形容荀子的隐居生活,即便是年迈仍旧关心天下的农事,不忘初心。
接着的"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圣贤之所以能够不受世俗束缚的原因进行思考,认为他们并非迷失,而是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境界。"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进一步强调,即便是在世间没有固定出没,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圣贤的称号。
最后的"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则是诗人对这些圣贤内心世界的理解,他们有着坚定的自我认知和信念,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全诗通过对古代圣贤生活态度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他们不为世俗所束缚、保持独立人格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