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暮云横,握手青樽此日情。
榻并南州徐孺子,书传东海鲁先生。
花间宿雾常疑雨,树外平冈宛似城。
楚地故人秦地别,古来踪迹本浮萍。
天涯芳草暮云横,握手青樽此日情。
榻并南州徐孺子,书传东海鲁先生。
花间宿雾常疑雨,树外平冈宛似城。
楚地故人秦地别,古来踪迹本浮萍。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二十一首(其十六)送客得友人书》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感人场景。首句“天涯芳草暮云横”以广阔的天涯和傍晚的云彩渲染出离别的苍茫氛围,暗示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寂寥。次句“握手青樽此日情”则通过握手饮酒的动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此刻深厚的情感交流。
“榻并南州徐孺子,书传东海鲁先生”两句,借用了典故,将友人比作南州的贤者徐孺子,而自己则期待能像鲁国的贤士一样,通过书信传递友情和智慧。这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德,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
“花间宿雾常疑雨,树外平冈宛似城”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离别之情,花间的晨雾让人误以为将要下雨,象征着离别带来的阴郁;而远处的平缓山岗如同城郭,寓意友人将去往新的生活之地。
最后两句“楚地故人秦地别,古来踪迹本浮萍”,以楚地和秦地的分别,寓言人生如浮萍,聚散无定,表达了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友谊长存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哲思。
所谓伊人,我欲从之,山阿水湄。
纵桃开千树,津迷难觅,菊荒三径,日涉堪陪。
换取樵青,相携饭犊,一曲狂歌归去来。
前盟在、只七松五柳,尽足徘徊。滑稽玩世休猜。
笑出岫云轻去不回。
看脚靴手版,登场傀儡,珠楼绮阁,转眼蒿莱。
万事沧桑,百年泡影,有底闲愁扫不开。
春来也,且提壶挈榼,共醉新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