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言诗十六首·其十一》
《四言诗十六首·其十一》全文
明 / 胡一桂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

心犹明镜,昧者尘宿。铸形之初,焉有尘蓄。

圣人洗心,其初也独。君子治心,其初也复。

庶民任心,其初也戮。

(0)
鉴赏

此诗以“心”为题,探讨人心之本质与修养之道。开篇即以“明镜”喻心,形象地说明心之清明无染,如同镜子一般能映照万物。然而,“昧者”则因内心蒙尘,无法清晰地认识自我与世界。这句“心犹明镜,昧者尘宿”,既是对人心本性的赞美,也是对迷失自我的警示。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心的形成过程,指出在铸造心灵之初,本不应有尘埃的存留。这里暗含着对人性纯净状态的向往和对后天习染的批判。通过“铸形之初,焉有尘蓄”这一句,诗人强调了心灵的原始纯净,以及后天环境与经验对心灵的影响。

随后,诗人将话题转向了“圣人”与“君子”的修养之道。他们通过“洗心”来去除内心的尘垢,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明。这里的“洗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修炼,体现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通过“圣人洗心,其初也独”和“君子治心,其初也复”这两句,诗人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视为个体道德成长的起点。

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庶民”,指出他们任由心性自由发展,往往导致行为不当,甚至受到惩罚(“庶民任心,其初也戮”)。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不同阶层在道德修养上的差异,也暗示了社会秩序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心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不同群体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表现的描绘,表达了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秩序与个人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胡一桂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双林寺谒傅大士

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

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

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

(0)

郢城秋望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0)

诗偈·其四十四

心若如,神自虚。不服药,病自除。

病既除,自见莲华如意珠。无劳事,莫驱驱。

智者观财色,了知如幻虚。

衣食支身命,相劝学如如。

时至移庵去,无物可盈馀。

(0)

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0)

送卢郎中汀

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

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

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

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

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

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

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

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0)

乱离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

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

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

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悲。

泪下无尺寸,纷纷天雨丝。

积怨成疾疹,积恨成狂痴。

怨草岂有边,恨水岂有涯。

怨恨驰我心,茫茫日何之。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