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赠潘克诚菖蒲卷》
《题赠潘克诚菖蒲卷》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寸云根九节生,人传尧韭是嘉名。

曾闻久服身长健,最喜相看眼倍明。

露带晓光珠滴沥,水涵秋影剑峥嵘。

题诗记得池亭上,窗几无尘宿雨晴。

(0)
鉴赏

此诗《题赠潘克诚菖蒲卷》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描绘菖蒲的形态与功效,展现了对菖蒲的赞美之情。菖蒲,又称尧韭,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保健养生之效,诗中提到“曾闻久服身长健,最喜相看眼倍明”,强调了菖蒲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尤其是对视力的改善作用。

菖蒲在诗中被描绘为“一寸云根九节生”,形象地展示了其生长状态,仿佛从云中生长而出,九节相连,生机勃勃。接着,“露带晓光珠滴沥,水涵秋影剑峥嵘”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菖蒲的露珠比作珍珠,闪烁着晨光;而菖蒲倒映在水中,如同剑影,展现出其挺拔的姿态。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菖蒲的自然美,也寓意着菖蒲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题诗记得池亭上,窗几无尘宿雨晴”两句,点明了诗人创作此诗的地点和心境。在池边亭上题诗,窗外的雨后初晴,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菖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菖蒲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健康长寿、心灵纯净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夜坐

书债如山未有涯,幽怀耿耿夜眠迟。

官无蝈氏蛙何横,天静狼星狗不知。

谈易入神山鬼笑,端襟持镜玉蟾窥。

悠悠窗下新功小,羞见凌空万玉姿。

(0)

卜算子·其二寿竹窗兄

雨逗一分寒,未放晴光透。

绮席春风自十分,畅饮长春酒。

花气渐薰帘,佳致归诗手。

的是诗中陆地仙,左挹浮丘袖。

(0)

豆叶黄/忆王孙·其一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

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0)

夜读东京记

海东小胡辜覆冒,敢据神州窃名号。

幅员万里宋乾坤,五十一年雠未报。

煌煌艺祖中天业,东都实宅神明隩。

即今犬豕穴宫殿,安得旄头下除扫。

宝玉大弓久不获,臣子义敢忘巨盗。

景灵太庙威神在,北乡恸哭犹可告。

壮士方当弃躯命,书生讵忍开和好。

孤臣白首困西南,有志不伸空自悼。

(0)

长歌行

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

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

一朝胡运衰,送死桑乾川。

胡星澹无光,龙庭为飞烟。

西琛过葱岭,东戍逾朝鲜。

巍巍天王都,九鼎奠涧瀍。

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

黄头汝小丑,污我王会篇。

尽诛非无名,不足烦戈鋋。

还汝以旧职,牧羊辽海边。

(0)

即事

萧骚白发满纶巾,犹是人间诗酒身。

湖上悲秋新有作,眼边败意绝无人。

稻粱栖亩雁初下,烟水粘天鸥自驯。

堪笑推移成老大,时时几杖接乡邻。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