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了公事,夜接诗人,得句皆堪作图画;
修禊虹桥,访碑禅智,此才真不负江山。
昼了公事,夜接诗人,得句皆堪作图画;
修禊虹桥,访碑禅智,此才真不负江山。
这副对联以“载酒堂”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图景。
上联“昼了公事,夜接诗人,得句皆堪作图画”,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白天处理公务后,夜晚与诗人相聚的情景。这里的“得句”既指创作诗句,也暗含了灵感与交流的意境。“皆堪作图画”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场景的诗意与美感,仿佛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文人墨客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艺术创造的无限魅力。
下联“修禊虹桥,访碑禅智,此才真不负江山”,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修禊虹桥,指的是在春日里举行修禊仪式,游历于美丽的虹桥之上,这一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与文化的韵味。访碑禅智,则是探访古碑,寻求智慧与历史的启迪,体现了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探索。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赞美,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他们对知识与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整副对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的文人雅集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
二十年馀来射策,衣冠才入承明庐。
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
朅来买却袍与笏,须臾直上黄金屋。
眼底车马多如林,榱题数尺深复深。
翻令世上父母心,不重诗书重黄金。
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
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
岁晚开园傍玉屏,朝朝仙屿眼中青。
九峰分秀来空翠,森木团烟隐鹤汀。
东老自为仙隐地,南山宜作寿藏铭。
有生期与人同乐,不饮常防客共醒。
文屦长年盈我户,惠风迟日散邻扃。
并荣华萼知春足,连秀芝兰觉地灵。
雅望满乡称长者,德言康俗胜官刑。
义声津口垂虹石,仁术囊中本草经。
载悦凤毛晞杲杲,坐忘乌帽裹星星。
屏山有叟增光价,千载应看似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