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要远行的官员与亲人告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和对遥远家乡的深切思念。从“一身从远使”开始,便设定了远行者的孤独与苍茫旅途;“万里向安西”,则展现了他们心中的目的地以及内心的向往。
“汉月垂乡泪”生动形象,月亮似乎在为离别而流泪,点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胡沙费马蹄”则描绘了旅途中艰难困苦的景象,反映了边塞生活的不易。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前者通过寻找河流来慰藉心灵,但愁绪依旧;后者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突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压抑感。
最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诗人以酒宴为媒,通过书信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子”可能指的是年轻一代或是亲近的人,整句流露出对他们未来的担忧和祝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离别之痛,同时也透露着诗人对国家和家人的无限思念。
西风吹上潘郎鬓,添来旧愁无数。
笛里关山,尊前月露,酒醒曾闻残语。
哀丝乍诉,记人间幽期,斗增别绪。
两载重来,鞭丝空自渍尘土。
凄凉怕寻往梦,怅随风柳絮,已将春去。
桂冷惊寒,蓬飘怨远,莫问相逢何处。
征鞍暂驻,笑满眼筝琶,都非前侣。
且自孤吟,和虫阶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