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其三十四》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玄沙三种病人,有理不在高声。

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题材,巧妙地融合了佛教哲学与文学艺术。诗中提到“玄沙三种病人”,玄沙是禅宗历史上的著名僧人,此处借指某种精神状态或修行过程中的问题。诗人通过“有理不在高声”这句话,强调了真理并不依赖于声音的大小,而是内在的智慧和理解。这与禅宗追求内心觉悟而非外在表现的理念相契合。

接下来,“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则运用了另一个禅宗故事,香严智闲是另一位著名的禅师,他曾在树上悬挂身体以证悟佛法。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在修行和悟道的理解,即真正的修行和悟道并非外在形式所能体现,而是在于个人内心的体验和超越。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非外在的炫耀或形式主义。它鼓励读者深入内心,寻找真理和自我超越的道路。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秋花

春华艳而冶,秋华丽以素。

以此较伯仲,应知去取故。

露香蝶栩朝,风净蛩吟暮。

丁星不辨名,错杂何计数。

霏韵倚醉仙,含颦待古兔。

池塘潇洒处,迟我苍苔步。

女夷斗金官,当场设孤注。

(0)

香山听唐侃弹琴

听琴盖如对高士,必有其地与其时。

金风玉露新秋序,谷深林静香山陲。

我知妙处不能写,其能写者舍侃谁。

村居隔五里以近,抱琴而来何不宜。

为我作高山,噫吁嘻巍乎高哉嵚且崎。

为我作流水,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渺复瀰。

忽然触景貌秋鸿,遵渚遵陆羽可用为仪。

平生不识宫与角,其理或可推而知。

弭节沉吟以搆思,乃如绛州才子覆被无语寻新诗。

铿然奋发千钧弩,又如重瞳喑呜叱咤千军之内能搴上将旗。

神来候也非人力,我欲赞之乃不得其辞。

幼读孔子书记其说,关雎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善琴者当有会于斯。

是为太始正音堪味道,世间筝琵笛筑徒尔为。

(0)

香山晓景

疏星隐碧天,残夜渐明发。

未辨枫桕色,早递蕙兰馞。

露重蝶翅低,月留鹤梦歇。

倚楹味平旦,澄观兴无竭。

(0)

端阳日漫题

将谓今年过旧岁,却成旧岁胜今年。

榴红蒲绿都无色,稻下黍高俱可怜。

郊外正须盈尺雨,溪边漫弄九龙船。

自惭涵养功犹欠,每值忧劳辄忘眠。

(0)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其七㩦琴访友

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

相逢底用班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

(0)

汉玉牛

不箱而服犁而耕,谁赋尔质玉人能。

丙吉问罢即肖形,尚疑望月牟然鸣。

奏刀无惧於庖丁,试看觲角为牺牲。

汝独樗也不和羹,短尾秃速腹彭亨。

清泉白草心无营,导食有术仙方成,骑过函关一样青。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