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箱而服犁而耕,谁赋尔质玉人能。
丙吉问罢即肖形,尚疑望月牟然鸣。
奏刀无惧於庖丁,试看觲角为牺牲。
汝独樗也不和羹,短尾秃速腹彭亨。
清泉白草心无营,导食有术仙方成,骑过函关一样青。
不箱而服犁而耕,谁赋尔质玉人能。
丙吉问罢即肖形,尚疑望月牟然鸣。
奏刀无惧於庖丁,试看觲角为牺牲。
汝独樗也不和羹,短尾秃速腹彭亨。
清泉白草心无营,导食有术仙方成,骑过函关一样青。
此诗描绘了一尊汉代玉牛的精妙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玉牛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不箱而服犁而耕”,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玉牛非同寻常的地位与用途,它虽非寻常之物,却能承担农耕重任,象征着非凡的力量与价值。
接着,“谁赋尔质玉人能”一句,赞美了赋予玉牛形态的匠人技艺高超,犹如赋予生命一般,使得玉牛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诗人通过“丙吉问罢即肖形”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玉牛形象的逼真与传神,仿佛能听到它望月时的鸣叫,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奏刀无惧於庖丁”一句,借用了《庄子·养生主》中的典故,赞扬了玉牛即使面对雕刻的刀斧,也无惧无畏,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试看觲角为牺牲”则暗示了玉牛在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角色,象征着奉献与牺牲的精神。
“汝独樗也不和羹,短尾秃速腹彭亨”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玉牛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普通的动物,无法参与烹饪,而是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价值,成为艺术与文化的象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清泉白草心无营”这一句,表达了玉牛内心纯净、不为世俗所累的品质,同时暗示了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导食有术仙方成,骑过函关一样青”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玉牛的形象,将其与仙术、自然界的和谐以及历史的流转相联系,展现了其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整首诗通过对汉玉牛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古代工艺的精湛,也体现了对自然、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忽闻铿然爪甲声,四坐惊顾知是铁。
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
不知流落几人手,坐看变灭如春雪。
忽然赠我意安在,两脚未许甘衰歇。
便寻辙迹访崆峒,径度洞庭探禹穴。
披榛觅药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
会教化作两钱锥,归来见公未华发。
问我铁君无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