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隐碧天,残夜渐明发。
未辨枫桕色,早递蕙兰馞。
露重蝶翅低,月留鹤梦歇。
倚楹味平旦,澄观兴无竭。
疏星隐碧天,残夜渐明发。
未辨枫桕色,早递蕙兰馞。
露重蝶翅低,月留鹤梦歇。
倚楹味平旦,澄观兴无竭。
此诗描绘了清晨香山的宁静美景。首句“疏星隐碧天”以疏落的星辰隐于碧蓝的天空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残夜渐明发”则暗示着夜色逐渐退去,黎明即将来临。接下来,“未辨枫桕色,早递蕙兰馞”,通过未辨识的枫树和柏树的颜色与早春的蕙兰花瓣香气,展现了初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
“露重蝶翅低,月留鹤梦歇”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露水重时蝴蝶翅膀低垂的情景,以及月亮留下鹤的梦境已歇的意境,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最后,“倚楹味平旦,澄观兴无竭”表达了诗人倚靠柱子品味这平旦之景,内心感到清澈而充满兴致,这种兴致似乎无穷无尽,流露出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香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三月六日天微和,博士水亭乘醉过。
主人解衣即沽酒,外史扣壶能啸歌。
歌残夜久星移换,新月苍苍捲罗幔。
万事空嗟白发新,一壶共对清尊满。
子有园林东海浔,十载校书甘陆沈。
平生独抱饮水节,有时或赋还山吟。
高斋宴坐探玄默,时辈狂驰交不得。
自分绨袍比草青,直将富贵轻云白。
予本南宫淡荡人,与君交谊最相亲。
相逢且尽杯中物,遥忆风流席上珍。
大道如砥平,我车不方轨。
明时世景清,夫子乃蓬累。
有客天上来,为说黄金台。
所市既骏骨,所羁乃龙媒。
五月上武阳,炎风焚大荒。
岂伊道路难,欲往河无梁。
荜门逢君子,酣歌日中市。
披发行且吟,时人尽惊异。
既知归日落,欲往秋风作。
谁同宁子叹,且效荣叟乐。
离别远将归,凉风吹布衣。
南飞有鸿雁,毋使信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