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
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
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
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
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
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
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人杨君的怀念和哀悼。诗中通过对杨君墓地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逝者生平与文墨遗产的感慨,以及对其高洁品格和未能承继其事业的悲伤。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 开篇两句描绘了杨君墓地的萧瑟景象,并指出其遗留下的文字作品已经长久不为人知,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文化遗产的提及,传达了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氛围。
"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 这两句诗强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堕泪”和“悲宿草”的字眼,展现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描绘了一种荒凉与贫困的景象。
"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杨君生前美好事迹无人能继承,以及其高洁名声随着身后的消逝而日渐模糊的感慨。
"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用酒来祭奠杨君之墓,并希望能够招唤回那可能还留在人间的灵魂碎片,这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于生命消散后的无常感受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哀悼和对逝者生平的缅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美好事物易逝和名声难以长存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