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袁隐君》
《挽袁隐君》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音讣新随塞雁回,哲人云逝重堪哀。

膏肓病入诚难治,松桧霜飘却易摧。

无复香山遗故老,还从桂籍见清才。

铭题宗伯如椽笔,耿耿文光烛夜台。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袁隐君》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追忆以及对其逝世的沉痛惋惜。

首联“音讣新随塞雁回,哲人云逝重堪哀”以“塞雁”回归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点明了逝者离世的消息传来时的哀伤氛围。其中,“哲人”一词高度评价了逝者的智慧与德行,强调其在世间的影响力与价值。

颔联“膏肓病入诚难治,松桧霜飘却易摧”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膏肓病”与“松桧霜飘”进行对比,前者暗示了疾病之严重,后者则象征着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病情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颈联“无复香山遗故老,还从桂籍见清才”中,“香山”借指逝者,而“故老”则代表了逝者生前的朋友与尊敬者。这一联表达了对逝者身后无人可传其遗志的遗憾,同时也肯定了逝者作为“清才”的身份,即其才华与品德的高尚。

尾联“铭题宗伯如椽笔,耿耿文光烛夜台”以“宗伯”比喻逝者在文学或学术领域的地位,暗示其作品如同“如椽笔”般重要,能够照亮后人的道路。最后,“耿耿文光烛夜台”则形象地描绘了逝者作品的光芒不灭,仿佛在夜晚的墓台前点亮了一盏灯,继续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成就及影响的深情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作品永恒价值的期待与赞美。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七首·其四十一

庭树团团作翠阴,夜凉清话坐更深。

无端感起闲愁思,弹到梅花月满琴。

(0)

大墙上蒿行

墙上蒿,方春擢秀何芃芃。

炎天六月旱无雨,枝叶枯死随飘风。

世情翻覆不可拟,人生有身莫依倚。

君不见樊将军,一朝函首西入秦。

又不见刘越石,仰天长歌握中璧。

三士自残因二桃,子胥终弃吴江涛。

世人见机苦不蚤,何不看取墙上蒿。

(0)

送友人之杭

又随南雁度钱塘,不道并州是故乡。

江上秋风莼菜美,山中春雨石田荒。

杜陵老去宁忘蜀,江总归来不是梁。

欲采芙蓉赠君去,锦云零落倚凄凉。

(0)

道士周玄初鹤林行

鹤林道士轩辕徒,以飙为轮雷为舆。

开山养鹤作骐骥,上下二仪周六虚。

雏成洗髓扶桑窟,缟练羽毛镠铁骨。

声飘碧落玉清扬,影拂太微云灭没。

永夜月明风满林,竹柏戛击笙箫音。

云是旌阳许县令,蹑蹻佩剑来相寻。

靡蓱西枝摇倒景,借去林间两丹顶。

伐蛟北海奠玄冥,斩蜃南讹封浪井。

上穷列缺旁九围,却过度朔山中归。

归来赠我桃树枝,朱衣赤郭手所持。

令我鞭龙抶虓虎,摄缚臊魃如奴虏。

授我尧时松子诀,转睛出电嘘成雨。

钟山秀色连冶城,百花绕屋风泠泠。

焚香独坐诵真诰,坠露点滴流华星。

土伯骏奔从号令,鹤鸣闻天空谷应。

寥阳宝殿歌步虚,河汉当窗回斗柄。

嗟子衰朽杂病攻,盈颠素发吹秋蓬。

空馀硬骨如瘦鹤,因子致意浮丘公。

(0)

雨中春望

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

落尽棠梨寒食雨,只应啼鸟不知愁。

(0)

欹欹整整复皑皑,可是春冰细剪裁。

到处江山皆玉立,谁家庭院不花开。

几回旋绕还飞去,半饷悠扬却下来。

独有梅边易消灭,也应和气近蓬莱。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