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高高如砥平,海波帖帖犹冰凝。
秋空无瑕银汉白,孤蟾独伴长庚明。
村居夜作车声涩,谁饮朱门歌吹急。
山河倒影落人间,玉露瀼瀼桂花湿。
石桥高高如砥平,海波帖帖犹冰凝。
秋空无瑕银汉白,孤蟾独伴长庚明。
村居夜作车声涩,谁饮朱门歌吹急。
山河倒影落人间,玉露瀼瀼桂花湿。
这首《石桥秋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诗人以石桥为起点,通过“高高如砥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稳固而坚实的视觉效果,仿佛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接着,“海波帖帖犹冰凝”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平静的海面比作凝固的冰,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宁静氛围。
“秋空无瑕银汉白,孤蟾独伴长庚明”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秋月。诗人用“无瑕”来形容秋空的纯净,用“银汉白”来比喻明亮的银河,而“孤蟾”和“长庚”则分别代表月亮和金星,它们在夜空中孤独地相伴,增添了画面的孤独感和浪漫气息。
“村居夜作车声涩,谁饮朱门歌吹急”这两句,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乡村与城市的不同夜晚景象。乡村的夜晚,车声显得沉闷而缓慢,而城市中,似乎有人在朱红色的大门内饮酒作乐,歌声和乐声急促而热烈。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最后,“山河倒影落人间,玉露瀼瀼桂花湿”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山河的倒影映照在人间,仿佛是大自然的镜子,而玉露(即露水)在桂花上凝聚,既表现了秋夜的湿润,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整体来看,《石桥秋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隐喻,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石溪一滴水,本自明河来。
明河倒泻箕尾湿,千里万里喧风雷。
小龙挟向云间过,水滑瓢攲误倾堕。
苍崖一息裂清泉,似是巨灵新擘破。
南州衲子天下奇,夜撑铁笛欲渡之。
珠船照耀明月冷,赤手拾得珊瑚枝。
又复扬舲向东去,直到众流归一处。
东方火发海影红,金乌飞上扶桑曙。
嵯峨三神山,仙圣之所居。
芝草布庭阙,霞光曳衣裾。
渴饮碧玉浆,饥餐紫琳腴。
霓旌冉冉下,彤楼拥鸾舆。
青童启藏室,帝命校宝书。
齐心始能读,字字皆玄枢。
朗咏以相授,灵风舞神鱼。
天远靡得闻,何以能启予?
空嗟珊瑚日,照耀金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