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三神山,仙圣之所居。
芝草布庭阙,霞光曳衣裾。
渴饮碧玉浆,饥餐紫琳腴。
霓旌冉冉下,彤楼拥鸾舆。
青童启藏室,帝命校宝书。
齐心始能读,字字皆玄枢。
朗咏以相授,灵风舞神鱼。
天远靡得闻,何以能启予?
空嗟珊瑚日,照耀金芙蕖。
嵯峨三神山,仙圣之所居。
芝草布庭阙,霞光曳衣裾。
渴饮碧玉浆,饥餐紫琳腴。
霓旌冉冉下,彤楼拥鸾舆。
青童启藏室,帝命校宝书。
齐心始能读,字字皆玄枢。
朗咏以相授,灵风舞神鱼。
天远靡得闻,何以能启予?
空嗟珊瑚日,照耀金芙蕖。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仙山楼观图》描绘了一幅神仙仙境的画面。诗中通过描绘三神山的巍峨壮丽,暗示了神秘而超凡的氛围。仙圣居住其中,庭前长满了珍贵的芝草,霞光映照着他们的衣裳,生活奢华而祥和。饮的是碧玉浆,食的是紫色的仙果,仙人乘坐华丽的霓旌鸾舆,显得尊贵非凡。
在仙山深处,青童开启秘室,奉命校对宝书,字字玄妙,蕴含深意。他们诵读时,灵风起舞,神鱼共鸣,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然而,这样的景象天高难及,令人感叹,只能如同珊瑚日光照耀金芙蓉般,遥遥欣赏,无法亲身参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中的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崇敬,同时也寓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超越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