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离思系浮槎,篱菊天边尽吐华。
策马不迷庾岭路,驱车遥指帝王家。
一杯共对珠江月,万里晴看碧海霞。
驿路有人频折寄,愿闻清梦笔生花。
三冬离思系浮槎,篱菊天边尽吐华。
策马不迷庾岭路,驱车遥指帝王家。
一杯共对珠江月,万里晴看碧海霞。
驿路有人频折寄,愿闻清梦笔生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大猷所作的《送鸣志弟北上补选》。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弟弟北上补选的深切关怀。
首联“三冬离思系浮槎,篱菊天边尽吐华”以“三冬”点明季节,暗示离别之久;“浮槎”比喻漂泊不定,暗含离愁别绪。接着“篱菊天边尽吐华”则以菊花盛开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虽是离别,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颔联“策马不迷庾岭路,驱车遥指帝王家”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对弟弟旅途平安的祝愿,同时也暗含对弟弟未来仕途顺利的期许。
颈联“一杯共对珠江月,万里晴看碧海霞”描绘了诗人与弟弟临别时的场景,通过“珠江月”和“碧海霞”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深情的氛围,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
尾联“驿路有人频折寄,愿闻清梦笔生花”则寄托了诗人对弟弟旅途中的思念与祝福,希望弟弟能像笔下的花朵一样,绽放光彩,也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亲情,又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
行宫门外人纷纷,争传看杀陈将军。
郑家勋侯上殿救,天子两耳塞不闻。
天子英明文且武,勋侯难挽雷霆怒。
必罚用惩东向心,伤恩岂顾北道主。
自从登极行天诛,西市骈首阿大夫。
今年二竖冒官职,即时赐死冤谁呼!
从来乱国用重典,将军观望那得免!
君不见郑家出抱将军尸,颈血淋漓亲为吮?
张将军、张将军,身长七尺面如银。
裲裆绣髯蛮靴窄,于阗腰带方麒麟。
登坛年才二十春,号令三军若鬼神。
霜戈雪戟貔虎队,角声三绝寂无人。
旌旗展动开八门,青龙朱雀五方分。
五方壁立人如植,匹马周巡不起尘。
红旗一点兵纷纷,有若风起旋秋云。
东西羽毛倏改色,蛇鸟变化一时新。
此是鸳鸯阵,忽成鹅鹳群。
颐指目动列校奔,将军据地声不闻。
鼓声既绝金钲鸣,阵色次第收霞纹。
张将军,良苦辛!
棘门、灞上久儿戏,中原坐视沧海沦。
子有纪律兵必精,为我出兵收两京!
关内耀兵有诸君,子奏云台第一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