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张将军,身长七尺面如银。
裲裆绣髯蛮靴窄,于阗腰带方麒麟。
登坛年才二十春,号令三军若鬼神。
霜戈雪戟貔虎队,角声三绝寂无人。
旌旗展动开八门,青龙朱雀五方分。
五方壁立人如植,匹马周巡不起尘。
红旗一点兵纷纷,有若风起旋秋云。
东西羽毛倏改色,蛇鸟变化一时新。
此是鸳鸯阵,忽成鹅鹳群。
颐指目动列校奔,将军据地声不闻。
鼓声既绝金钲鸣,阵色次第收霞纹。
张将军,良苦辛!
棘门、灞上久儿戏,中原坐视沧海沦。
子有纪律兵必精,为我出兵收两京!
关内耀兵有诸君,子奏云台第一勋!
张将军、张将军,身长七尺面如银。
裲裆绣髯蛮靴窄,于阗腰带方麒麟。
登坛年才二十春,号令三军若鬼神。
霜戈雪戟貔虎队,角声三绝寂无人。
旌旗展动开八门,青龙朱雀五方分。
五方壁立人如植,匹马周巡不起尘。
红旗一点兵纷纷,有若风起旋秋云。
东西羽毛倏改色,蛇鸟变化一时新。
此是鸳鸯阵,忽成鹅鹳群。
颐指目动列校奔,将军据地声不闻。
鼓声既绝金钲鸣,阵色次第收霞纹。
张将军,良苦辛!
棘门、灞上久儿戏,中原坐视沧海沦。
子有纪律兵必精,为我出兵收两京!
关内耀兵有诸君,子奏云台第一勋!
这首《张将军蒐乘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勇非凡的将军——张将军的形象及其指挥军队的壮观场景。
首先,诗人通过“身长七尺面如银”、“裲裆绣髯蛮靴窄,于阗腰带方麒麟”等描写,刻画了张将军的英武形象,展现了他身着华丽铠甲,手持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麒麟腰带,显示出其非凡的气质和身份。
接着,“登坛年才二十春,号令三军若鬼神”一句,赞美了张将军年轻而富有智慧,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指挥三军,如同神明一般威严。
“霜戈雪戟貔虎队,角声三绝寂无人”描绘了张将军麾下军队的威武之姿,以及战场上的肃穆氛围,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紧张。
“旌旗展动开八门,青龙朱雀五方分”则展示了张将军布阵的巧妙与宏大,八门齐开,五方旗帜分明,预示着战场上的战略布局与战术运用。
“五方壁立人如植,匹马周巡不起尘”描绘了战场上的静谧与秩序,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
“红旗一点兵纷纷,有若风起旋秋云”通过红旗的比喻,展现了战场上的动态之美,仿佛秋日云层中的风起云涌,充满了动感与活力。
“东西羽毛倏改色,蛇鸟变化一时新”进一步强调了战场上的变化莫测,各种战术与策略的灵活运用,使得局势瞬息万变。
“此是鸳鸯阵,忽成鹅鹳群”则描述了张将军指挥下的军队阵型变化,从鸳鸯阵迅速转变为鹅鹳群,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应变能力。
“颐指目动列校奔,将军据地声不闻”描绘了张将军在战场上从容不迫,即使下达命令,也似乎未发出声音,体现了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鼓声既绝金钲鸣,阵色次第收霞纹”最后,通过鼓声的消失和阵形的收束,展现了战场上的平静与胜利的景象,金钲鸣响,霞光满天,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辉煌的胜利。
整首诗通过对张将军形象的塑造和战场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诗中不仅充满了对张将军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以及对勇敢与智慧的颂扬。
仙桃红破口。问青城山中,石堂修否。
应节春霏,是野人生计,种花时候。
下食生台,僧去也、乌鸢如旧。
似此年华,何地能耕,五湖三亩。齐向南能低首。
为护法禅天,一池风绉。
未识春人,作乐昌啼笑,眼波谁溜。
旧曲横吹,亏异代苏威长寿。
羡而图书端坐,松风劝酒。
好个潜夫样,占锦城佳处,因树为宅。
大略荒园,祇梅花粗就,便安诗客。
一幅黔山碧,望不尽战云红隔。
著此间几片篱笆,全换太平天色。古德。禅师风格。
梦前世长安,空剩铜狄。
何事开心,有慈媊寿酒,老莱家集。天远荣州国。
甚日访中仙头白。叹有人破衲庵居,残年四壁。
仙霞叠帔,宝月重轮,寸寸芳心展。泪巾红敛。
纹窗静、十二珠帘深掩。仙裙妒艳。
不胜酒、倚风微颤。把紫鸾阿阁三层,移向花中见。
百子画图婉娈,愿红房孕玉,亲祷禖燕。绮楼寒浅。
薰风里、才识红儿真面。唇脂重点。
似百八虬珠圆转。看凤楼、弹指修成,莫写蛮笺怨。
莺声唤觉。任暖烟细熨,碧纱窗窈。
望里阴阴,片帆飞过长堤杪。隋家宫树虽然好。
怕风雨、织愁多少。谢池边、应肯归来,认旧时芳草。
容易韶华过了。剩台冷砌荒,落花如扫埽。
漫忆藏鸦,几枝摇曳横门道。天涯此际情思绕。
恨即渐、吟蝉缥缈。到残丘、得似离人,青鬓老。
衰柳西湾,冷枫南坞,秋横野航。
见秦眉天镜,乍惊离合,越鬟水枕,能令低昂。
残霸空丘,故宫成沼,赢得渔樵买醉场。
清尊对,剩一螺顽碧,虎老山荒。
苍凉重舣鸥乡,渐红叶,吹寒零雁行。
记五湖雪棹,探梅诗瘦,两崦霜笼,报橘书香。
寸岫仙云,尺波尘海,一笑登高理旧狂。
移家好,信石芝堪采,剩赋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