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鹤轻随历剧繁,蜀中烽火动降番。
峙粮蚤奏褒军绩,抚剑常思答主恩。
昔岭愁云埋战骨,浣花秋水吊吟魂。
丹诚一点遗编在,留得芳名付子孙。
琴鹤轻随历剧繁,蜀中烽火动降番。
峙粮蚤奏褒军绩,抚剑常思答主恩。
昔岭愁云埋战骨,浣花秋水吊吟魂。
丹诚一点遗编在,留得芳名付子孙。
这首诗以“琴鹤轻随历剧繁”开篇,描绘了主人公在繁忙的政务中,如同琴鹤般淡泊而从容,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风范。接着,“蜀中烽火动降番”一句,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危机,烽火连天,外敌入侵,局势紧张。诗人通过“峙粮蚤奏褒军绩,抚剑常思答主恩”,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王的感激之情,以及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
“昔岭愁云埋战骨,浣花秋水吊吟魂”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哀伤,以及诗人对逝去英灵的深切怀念。最后,“丹诚一点遗编在,留得芳名付子孙”则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的期许,希望自己的忠诚与美德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也有对忠诚与牺牲的颂扬,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理想。
便重来唱彻后庭花,此愁奈君何。
待斑骓骄赭,琼枝璧月,春影婆娑。
携手神仙眷属,挟弹走三河。
抖擞衣尘去,相对颜酡。
一霎梦梦天醉,恶东风刬地,吹断横波。
把琼思瑶想,收拾任蹉跎。
枉殷勤、缄书三四,较细君、珍重意还多。
只将遍、填膺烦恼,付与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