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居草草假三间,便觉星辰手可攀。
最喜坐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也看山。
林疏啼鸟秋弹曲,天阔飞鸿晓捲班。
对镜清吟无限好,典衣冷债几时还。
楼居草草假三间,便觉星辰手可攀。
最喜坐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也看山。
林疏啼鸟秋弹曲,天阔飞鸿晓捲班。
对镜清吟无限好,典衣冷债几时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处简朴的楼居中,享受着与自然亲近的生活。"草草假三间"表明住宅简单而不华丽,但却能让人感到舒适和自在。"便觉星辰手可攀"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超现实的渴望,即使是在地面上,也能感受到与星辰之间的亲近。
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尤其是月亮,他喜欢在坐着的时候就能看到月亮,这种便利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不妨睡处也看山"则说明,即使是在休息的时候,也不愿意与大自然隔绝。
接下来的两句"林疏啼鸟秋弹曲,天阔飞鸿晓捲班"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林间的鸟儿在清晨啼叫,如同演奏着秋天的乐章;广阔的天空中,有大雁飞过,带来了北方寒冷气息的消息。
最后两句"对镜清吟无限好,典衣冷债几时还"表达了诗人面对镜子自吟自唱,对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满足。同时也提到了生活中的困难和不易,"典衣冷债"暗示了物质上的不足和经济上的压力,"几时还"则是对于这些问题何时能够解决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精神自由和美好心态的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