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东村卧病·其九》
《夏日东村卧病·其九》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夜半忽风雨,层楼四望孤。

雷盘华不注,电划大明湖。

云雾连屏叠,蛟龙抱剑呼。

飞扬天地意,垂老见吾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半时分在高楼之上所见的风雨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夜半忽风雨”,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夜晚突然袭来的风雨情境,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层楼四望孤”一句,通过“孤”字,不仅描绘了诗人身处高楼的孤独感,也暗示了风雨中世界的空旷与静寂。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风雨描绘得栩栩如生。“雷盘华不注,电划大明湖”,以“盘”和“划”这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雷声的轰鸣和闪电的划破,赋予了自然现象以动态感和力量感。同时,“华不注”和“大明湖”作为具体的地点,既增添了地域特色,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云雾连屏叠,蛟龙抱剑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风雨中的景象。云雾如同层层叠叠的屏风,蛟龙仿佛在风雨中发出呼啸,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风雨的壮观,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特别是“蛟龙抱剑呼”,将蛟龙拟人化,赋予其持剑的姿态,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性和戏剧性。

最后,“飞扬天地意,垂老见吾徒”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一方面,风雨中的天地间充满了自由奔放的力量,让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另一方面,作为垂暮之年的诗人,能够见证如此壮丽的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己生命经历的一种回顾与感慨。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流露出一种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夜半风雨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金缕曲

灯下闲寻忆。记髫年、便学哦诗,吟情偏适。

一自琴调香阁里,题遍花时月夕。

浑未许、光阴轻掷。

讵料瑶京人去后,望垂杨、路断重泉隔。

凄绝也,镜鸾只。事随云散空陈迹。

最难禁、百病攒身,千愁交集。

搜索枯肠成一字,顿使梦魂欹侧。

纵信手、涂鸦难黑。

笔墨清缘犹少福,叹馀生、毕竟成何益。

相对处,药烟碧。

(0)

虞美人.元夕

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今年元夕月孤明。

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江梅消息东风漏。

人也如梅瘦。冷香幽韵谱琴丝。

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

(0)

沁园春.题庄川媚.盘珠.《紫薇轩词稿》

一卷清词,挑灯细翻,凄恻缠绵。

想紫薇轩畔,空馀冷月,青松宅上,已锁荒烟。

鲍妹才留,苏娘锦断,尽付伤心柳絮天。

思当日,吟毫五色濡,染霞笺。芳名贯耳从前。

况门第、声华王谢联。

叹黄花比瘦,秋风帘外,乌丝斗妙,春雨阑边。

鸿案情遥,鸡窗韵远,折桂人归恨总牵。

悲遗挂、检绣囊剩墨,汇集瑶篇。

(0)

清平乐

折花选树。写上黄荃谱。为惜春心无限苦。

莫使落红乱舞。生来悔不瞢腾。百端容易填膺。

柑酒懒携兴浅,也知莺燕生憎。

(0)

柳梢青.泥美人

撮土犹香。塑成娇艳,绝世风神。

月下娟娟,松间小小,画里真真。美人黄土生春。

向何处、蓝桥问津。憨态无言,羞颜似笑,注眼如颦。

(0)

海棠春.闺中四景词.秋

西风萧瑟梧桐老。闻处处、寒砧夜捣。

罗袂拂霜轻,雾髻侵云袅。绿窗声送孤鸿早。

纨扇上、离愁多少。月下桂香浮,限煞秋光好。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