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阴云拂晓开,欢声九族一时来。
江山奇秀浑如画,鼓乐喧阗却似雷。
三爵香醪浇故垄,满天春色绝纤埃。
自从菲德叨荣甚,八行初从帝里来。
连日阴云拂晓开,欢声九族一时来。
江山奇秀浑如画,鼓乐喧阗却似雷。
三爵香醪浇故垄,满天春色绝纤埃。
自从菲德叨荣甚,八行初从帝里来。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家族集体祭祀祖先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亲情与庄重的仪式感。首句“连日阴云拂晓开”,以天气的变化预示着祭祖活动的开始,暗示着一种新的希望与光明的到来。接着,“欢声九族一时来”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家族成员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体现了家族团结和谐的氛围。
“江山奇秀浑如画,鼓乐喧阗却似雷”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美景与祭祀时的音乐相融合,既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渲染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热烈。通过“如画”的江山与“似雷”的鼓乐,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三爵香醪浇故垄,满天春色绝纤埃”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细节,通过献酒祭祖、春色满天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对先人的怀念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最后,“自从菲德叨荣甚,八行初从帝里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得到家族荣誉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家族祭祀的传统习俗,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意义,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家族观念及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
阊门柳如带,中有别离在。
当时官河船,飘摇忍相待。
二月东风吹暮寒,追送百里问河干。
破屋残灯人去住,欲语不语千万端。
竹鸡钩辀啼梦阑,九江道中雨漫漫。
已恨金华六年别,当时再鼓荆江楫,七年又恨潇湘阔。
人生贫窭北门忧,我一思之生白发。
白发生,何足惊,志士潦倒俱无成。
酒浇磊块浇不平,况复不饮难为情。
长歌短歌无新声,念我独兮在吴城。
今年石湖好清明,数树梨花香雪晴,夫君不来湖上亭。
昨朝见家信,纸尾烦相问。
是亲不可疏,既远不可近。
此身江海事多违,往往旧交零落尽。
我亦徘徊看舞讴,谁家欢宴及春游。
越王郊台踏芳草,危弦二七弹箜篌。
箜篌嘈杂儿女语,绣柱朱弦生眼雾。
感物逢时重怀古,悠悠我行处,总是衰迟路。
待君归来问君故,各天一涯水东注。
《春日寄怀书台》【宋·龚璛】阊门柳如带,中有别离在。当时官河船,飘摇忍相待。二月东风吹暮寒,追送百里问河干。破屋残灯人去住,欲语不语千万端。竹鸡钩辀啼梦阑,九江道中雨漫漫。已恨金华六年别,当时再鼓荆江楫,七年又恨潇湘阔。人生贫窭北门忧,我一思之生白发。白发生,何足惊,志士潦倒俱无成。酒浇磊块浇不平,况复不饮难为情。长歌短歌无新声,念我独兮在吴城。今年石湖好清明,数树梨花香雪晴,夫君不来湖上亭。昨朝见家信,纸尾烦相问。是亲不可疏,既远不可近。此身江海事多违,往往旧交零落尽。我亦徘徊看舞讴,谁家欢宴及春游。越王郊台踏芳草,危弦二七弹箜篌。箜篌嘈杂儿女语,绣柱朱弦生眼雾。感物逢时重怀古,悠悠我行处,总是衰迟路。待君归来问君故,各天一涯水东注。
https://shici.929r.com/shici/bdErtSl.html
浮云日东征,大江泻秋晴。
一仕四千里,公无离别情。
如何我辈人,后此百年生。
茫茫古人饥,种葵不盈烹。
校官非要务,顾足烦经营。
聊为三径资,殆误举烛明。
欣然便成往,分甘为穷并。
腹书不及口,久矣君不惊。
儒生坐常格,夫岂争功名。
亦有下禄隐,何妨卿自卿。
台阁习汉事,谁当慕黄琼。
今日南士望,我方观顾荣。
相与任时运,终期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