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
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
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
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
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
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
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
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
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古意(其二十)》,表达了作者年轻时立志求学,遍访名儒的决心。他足迹遍布梁宋和齐鲁等地,渴望向当地父老请教,结交贤良之士。然而,诗中转折,表达了对战乱突然爆发的遗憾,使得他的求学之路中断,不得不中途返回,最终在荒园中度过余生,白头无为,显得有些落魄和无奈。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冲突,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日出入,浴咸池,度白石,令我不得休息。
故令应龙在吾东,格泽在吾西,长离在吾南,玄武在吾北。
为我骖驾虚无,遨游太清都。下视浊世,一如浮蛆。
我欲返,不得欢娱。安用忧愁悲思,且为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