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三》
《缘识·其三》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古风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

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

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

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

(0)
注释
天心:指人心中的本真或道的本质。
佛心:指佛的内在本质或觉悟之心。
善缘:指好的际遇或缘分。
暧昧:此处指微妙、不易察觉的事物。
五贼:佛教术语,指贪、嗔、痴、慢、疑五种烦恼。
虚妄:虚假不实,不符合真理的东西。
小乘:佛教中指只求个人解脱的小乘教派。
大乘:佛教中指追求普度众生的大乘教派。
经教:佛教的经典和教义。
守白:保持内心的清净,如同白色。
知黑:通过纯净的心灵洞察事物的真相,如同从白色中看到黑色。
翻译
心的本质就是道,佛的本质就是佛。
人生中有善的缘分,修行怎能不努力。
领悟在瞬间发生,微妙中隐藏着五种欲望。
这并非源于智慧,虚假的东西无法获得。
即使是小乘修行者也容易迷惑,大乘则能遵循法则。
经典教义中有明确指示,明白白色就能理解黑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其三。这是一首佛教色彩浓厚的诗歌,它探讨的是修行和悟道的主题。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宗教观念,即将宇宙之心与佛陀之心等同视,以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紧接着,“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表达了人生中遇到善缘应当珍惜,不应放过修行的机会。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则描绘了悟道的速度之快,但同时也警示那些迷惑心中的五种贼(即是佛教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修行过程中需要警觉和克服的。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强调了通过智慧来识破世间的假象和迷惑,而不应陷入非理性的虚妄之中。接着,“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对比了小乘(声闻乘)的执着与大乘(菩萨乘)的开阔,表明诗人倾向于更为广泛和包容的佛教修行道路。

最后,“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则指出佛法中有明确的教导,只要守护清白之心,就能识别是非黑白之间的区分。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尊重和信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道理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净化和真理追求的理解。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过张湾·其二

画船箫鼓日纷纷,得意归来休论贫。

回首张湾何处是,不堪新说李家村。

(0)

自警二首·其二

今朝不知明朝事,肯效人间寿者痴。

若要了时即便了,乾坤伶俐几男儿。

(0)

阳明祠有感

元化曾将赤手扶,名贤高榜映寰区。

先朝勋业谁能并,此地宫墙半欲芜。

檐际閒云蛛挂网,松梢明月鹤呼雏。

岩前空对蘋蘩色,几向庭阶荐束刍。

(0)

访朱鉴翁座师

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怀始一披。

几向南中瞻海岱,今从座上挹琼芝。

谩言潇洒吟风日,愿学屏营立雪时。

滥厕门墙成底事,抠趋惟有泪双垂。

(0)

书刘生卷·其一

手开斯卷,剖晰玄微。芝兰并馥,珠玉联辉。

愧我不学,启口知非。冥心冥心,尚杜德机。

(0)

癸丑村居杂诗·其七

高台四望野连天,风月于兹岂有边。

三尺匡床纷计算,还知世界几千千。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