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
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
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
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
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
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
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其三。这是一首佛教色彩浓厚的诗歌,它探讨的是修行和悟道的主题。
“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宗教观念,即将宇宙之心与佛陀之心等同视,以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紧接着,“人生有善缘,修行岂废力”表达了人生中遇到善缘应当珍惜,不应放过修行的机会。
“悟来瞬息间,暧昧藏五贼”则描绘了悟道的速度之快,但同时也警示那些迷惑心中的五种贼(即是佛教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修行过程中需要警觉和克服的。
“非干智慧中,虚妄不可得”强调了通过智慧来识破世间的假象和迷惑,而不应陷入非理性的虚妄之中。接着,“小乘尚执迷,大乘堪法则”对比了小乘(声闻乘)的执着与大乘(菩萨乘)的开阔,表明诗人倾向于更为广泛和包容的佛教修行道路。
最后,“经教有明文,守白便知黑”则指出佛法中有明确的教导,只要守护清白之心,就能识别是非黑白之间的区分。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尊重和信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道理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净化和真理追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