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精育物,瑞木成文。元气陶冶,非烟郁纷。
玄贶昭格,至和所薰。登歌祼献,肸蚃如闻。
淳精育物,瑞木成文。元气陶冶,非烟郁纷。
玄贶昭格,至和所薰。登歌祼献,肸蚃如闻。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祥瑞充盈、万物更新的景象。"淳精育物,瑞木成文"表达了大自然中生机勃勃、万事如意的美好状态,其中“淳”指纯净无瑕,“精”则是指生命力旺盛,“育物”即滋养万物,而“瑞木成文”则象征着吉祥之气充盈,好像茂密的树木一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艺术。
"元气陶冶,非烟郁纷"一句,则表明了一种纯净而又和谐的原始生命力,这种力量在陶冶万物,使其生长发育,而这种过程中没有任何杂质或不和谐的声音干扰。
接下来的"玄贶昭格,至和所薰"进一步描绘了一种高远、神秘而又明亮的秩序,这种秩序如同玄妙莫测的天象一样运行,而这种和谐之气则普及于一切存在之中。
最后两句"登歌祼献,肸蚃如闻"则是在这样的祥瑞氛围下,人们自然而然地表达赞美与感激之情,如同祭祀时的庄严而虔诚的场面,人们的心声仿佛能被天听见。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皇帝德政所带来美好境况的颂扬之情。
来鸿又去燕。看罢江潮收画扇。湖曲雕阑倚倦。
正船过西陵,快篙如箭。凌波不见。
但陌花、遗曲凄怨。孤山路,晚蒲病柳,淡绿锁深院。
谁恨。五云深处宫殿。记旧日、曾游翠辇。
青红如写便面。下鹄池荒,放鹤人远。粉墙随岸转。
漏碧瓦、残阳一线。蓬莱梦,人间那信,坐看海涛浅。
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复馀。
今晨转阳律,始见天地初。
黄花独何事,佳色炯自如。
渊明骨已朽,馀子不称渠。
风霜不汝容,岁若驰故车。
独立良自苦,归根勿徐徐。
宝此后凋质,会见秋香舒。
吾亦焚笔砚,南山荷春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