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复馀。
今晨转阳律,始见天地初。
黄花独何事,佳色炯自如。
渊明骨已朽,馀子不称渠。
风霜不汝容,岁若驰故车。
独立良自苦,归根勿徐徐。
宝此后凋质,会见秋香舒。
吾亦焚笔砚,南山荷春锄。
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复馀。
今晨转阳律,始见天地初。
黄花独何事,佳色炯自如。
渊明骨已朽,馀子不称渠。
风霜不汝容,岁若驰故车。
独立良自苦,归根勿徐徐。
宝此后凋质,会见秋香舒。
吾亦焚笔砚,南山荷春锄。
这首宋诗《至日见菊花盛开有感》是罗公升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序更迭、万物复苏的感慨。首句“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复馀”暗指冬季严寒已久,百花凋零。然而,“今晨转阳律,始见天地初”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阳气渐盛,万物复苏。
诗人以“黄花独何事,佳色炯自如”赞美菊花在寒冬中独自盛开,其鲜艳的颜色与坚韧的生命力引人注目。接下来,诗人通过“渊明骨已朽,余子不称渠”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认为后世之人难以达到其高洁品格。
“风霜不汝容,岁若驰故车”进一步强调菊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自我,时光如逝,岁月匆匆。诗人告诫自己“独立良自苦,归根勿徐徐”,要像菊花一样坚守本心,迅速回归自然。
最后两句“宝此后凋质,会见秋香舒”寄寓了诗人对菊花品质的珍视,期待在秋天来临之际,菊花能展现出更加绚丽的姿态。结尾处“吾亦焚笔砚,南山荷春锄”则流露出诗人决心放下文人身份,投身田园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以菊花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品格的深刻理解。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增崇荣富。
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
太液鸳鸯,昭阳*鹊,兰麝熏香雾。
君恩如日,照临知在何处。
窗下轧轧鸣机,杼霜抽雪,裂下齐纨素。
团扇裁成明月样,摇动凉风披拂。
玉宇尘清,金茎露重,黄叶飘宫树。
紫毫斑管,定书当日佳句。
光禄池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纱笼在、高阁依然。
今何夕,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衣冠初北渡,几人能得,对酒常闲。
算唯君日日,陶写余欢。
得陇且休望蜀,南山卧、白额黄班。
茅檐底,男儿未老,勋业后来看。
怅年年。
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
纲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
还碎羽。
原作醉兴,从词综改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
朝朝暮暮。
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
依约并门路。
一丘寂寞寒雨。
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
休说与。
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
一杯会举。
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