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仙已跨老鲸去,夭矫一蛟留翠岑。
头角要归沧海阔,鬐鳞聊舞小亭阴。
停杯欲共冯夷语,倚杖不知岚气深。
休用旌阳持剑起,怜渠终夜抱珠吟。
坡仙已跨老鲸去,夭矫一蛟留翠岑。
头角要归沧海阔,鬐鳞聊舞小亭阴。
停杯欲共冯夷语,倚杖不知岚气深。
休用旌阳持剑起,怜渠终夜抱珠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相所作的《题翠蛟》。诗中以坡仙(苏轼)和蛟龙的形象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翠蛟栖息于青山之巅的生动画面。蛟龙头角峥嵘,渴望回归广阔无垠的沧海,而暂时在小亭阴处翻腾,展现出其不凡的神韵。诗人想象与水神冯夷交谈,倚杖凝望山间岚气,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两句,诗人劝诫不必效仿道家故事中的旌阳仙人持剑斩蛟,而是怜惜蛟龙整夜吟咏明珠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人文关怀。
野烟秋水苍茫远,禅境真机去住闲。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礼寒山。
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应从鸟外还。
莫恋本师金骨地,空门无处复无关。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
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
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
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
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
西风送君去,莫虑到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