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
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
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
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乌啼在何处?
双飞向桐树。枝头哑哑传好语,明年结巢凤来住。
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
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
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
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乌啼在何处?
双飞向桐树。枝头哑哑传好语,明年结巢凤来住。
此诗《碧梧翠竹堂》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静谧的自然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首句“去年种桐树,绿叶高云凉”,以桐树的种植开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长的过程,绿叶高挂,仿佛能触碰到云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今年种新竹,已与梧树长”则展示了新生命的迅速成长,与老树并肩,象征着新生与延续的主题。
“幽人读书坐高堂,夜闻天籁鸣笙簧”,诗人通过“幽人”的形象,将自己融入这宁静的场景中,夜晚的天籁之音如同古筝的悠扬旋律,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下堂仰视明月光,照见乌啼金井傍”,月亮的光辉洒落,照亮了井边,乌鸦的啼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最后,“乌啼在何处?双飞向桐树。枝头哑哑传好语,明年结巢凤来住”,乌鸦的归宿与未来凤凰的降临形成对比,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乌鸦的啼叫虽不悦耳,却在桐树上找到了归宿,预示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凤凰的寓言,则象征着美好与祥和的未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
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
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
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
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
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
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
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
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
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
愿托周周羽,相衔汉水湄。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