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挟燕市客,暮逢高阳徒。
狂歌一击筑,大醉尽百壶。
丈夫重然诺,壮士轻头颅。
千金何足贵,溷迹为狗屠。
慨想古之人,吾侪亦狂奴。
翰挟燕市客,暮逢高阳徒。
狂歌一击筑,大醉尽百壶。
丈夫重然诺,壮士轻头颅。
千金何足贵,溷迹为狗屠。
慨想古之人,吾侪亦狂奴。
这首清代冯誉骥的《杂诗(其五)》描绘了一幅豪放不羁的画面。诗人以燕市客和高阳徒自比,暗示自己是游侠之士,有着燕赵之地的侠义精神和高阳酒徒的洒脱。他们狂歌劲舞,豪饮至极,表现出一种不受世俗拘束、重视承诺与义气的生活态度。
"狂歌一击筑,大醉尽百壶"这两句直接刻画了主人公的狂放行为,击筑(古代弦乐器)和豪饮象征着他们的豪情与激情。"丈夫重然诺,壮士轻头颅"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承诺的坚守和视生死如草芥的英勇精神。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表面的豪放,他意识到金钱并非人生的全部价值,"千金何足贵,溷迹为狗屠"表达了对富贵的淡泊和对底层生活的认同,即使混迹于屠狗这样的卑微职业也在所不惜。最后,诗人感慨古今皆有如此狂放不羁的人,他们都是自我追求者,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求内心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崇尚。
一身系天下安危,不树党援、不谋封殖,惟有鞠躬尽瘁,竭矢生平,遗疏表孤忠,岂徒江汉讴歌,策勋远媲桓公传;
十载荷名贤知遇,勿忘菅蒯、勿弃葑菲,似兹德溥恩洋,久铭衷曲,骑箕惊噩耗,僻在岘山司榷,堕泪重镌叔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