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宋玉亭》
《题宋玉亭》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宋玉亭前悲暮秋,阳台路上雨初收。

应缘此处人多别,松竹萧萧也带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tíng
táng / róng

sòngtíngqiánbēiqiūyángtáishàngchūshōu

yìngyuánchùrénduōbiésōngzhúxiāoxiāodàichóu

注释
宋玉亭:宋玉曾居住的地方,代指古代文人墨客的居所。
暮秋:秋季的末期,天气渐凉。
阳台路:古代神话中的道路,象征远方或仙境。
雨初收:雨刚停歇。
应缘:大概是因为。
人多别:人们频繁离别。
松竹: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此处也暗示离别氛围。
萧萧:形容风吹过松竹发出的声音,带有凄凉之意。
带愁:带着忧愁的情绪。
翻译
在宋玉亭前感叹着深秋的来临,阳台路上的雨水刚刚停歇。
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常常离别,连松竹都带着忧愁的瑟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意浓重的景象和情感。"宋玉亭前悲暮秋"一句,通过对宋玉亭这个特定地点的情感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秋天来临的忧伤之情。"阳台路上雨初收"则是环境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为诗人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层静谧与沉思。

"应缘此处人多别"一句,通过对宋玉亭这个地方的联想,传达了人们聚散无常的情感变迁。"松竹萧萧也带愁"则是将自然景物的声响与诗人的情绪相结合,表现出即使是在大自然中,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宋玉亭这个具体地点的情感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别离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内丘悯旱

内丘数十里,硗确环高原。

十旬不得雨,四野沙尘昏。

黍粟焦且死,艰食悯元元。

官柳摧为薪,煮叶充晨飧。

老稚出趁食,破屋弃荒村。

公庾素乏储,富室徒劝分。

鲋鱼得斗水,犹幸性命存。

安得沛甘泽,万物回枯根。

(0)

送何子元少宰改任南都

夏秋多霪雨,沈阴翳晨光。

积潦断衢涂,欲济苦无梁。

送子出城闉,策马登前冈。

回飙激流云,颢气变清商。

凭高一舒睇,天宇何茫茫。

感兹物候异,郁郁情内伤。

古称楚多才,弱冠已擅场。

博学富文藻,节操诚慨慷。

兹行岂徒然,抗言系纲常。

南望钟山遥,白云怀帝乡。

风露日夕清,兰桂发幽芳。

与子结绸缪,望望不得将。

平生契分深,白首相激昂。

浮荣难久恃,万世一何长。

愿言保终节,青简谅毋忘。

(0)

醉桃源.寄刘邦彦

北新桥下雨催诗。春归人也归。多君重约再来期。

春来人未知。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

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

(0)

寄家书·其二

握手相分更少留,渡江休得有沉浮。

莫言一纸轻如许,无限乡心与客愁。

(0)

偶成

一年春事已阑珊,天意应于好景悭。

落尽桃花终日雨,逢人空自说游山。

(0)

从徐侍郎相度水道过吴兴寄沈彦祥吴汝琇

碧苕溪上暂维舟,行役匆匆不自由。

使者拟平洪水患,圣王时轸下民忧。

非才敢任求贤责,传食难忘怠事羞。

目断沧洲烟树外,故人能不为时谋。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