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缲丝行》
《缲丝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缲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

(0)
翻译
麦苗青青大麦黄,朝阳照耀原野凉爽。
妇女们互相呼唤着有急事,屋后煮茧门前飘香。
缲车声嘈杂如风雨,茧厚丝长没有一丝断开。
今年哪有空闲织绸缎,明天就要去西门卖丝线。
注释
麦青青:麦子生长茂盛。
大麦黄:大麦已经成熟。
原头:田野。
凉:清凉。
姑妇:妇女们。
相呼:互相呼唤。
忙事:紧急的事情。
煮茧:煮蚕茧。
缲车:缫丝机。
嘈嘈:声音嘈杂。
丝长:丝线长。
无断缕:没有断线。
暇:空闲。
织绢著:织绸缎。
西门:城门。
卖丝去:去卖丝。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农村夏末秋初的场景,诗人范成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生活气息。首句“小麦青青大麦黄”,通过对比小麦和大麦的颜色,形象地展示了季节的转换,暗示丰收在即。接着,“原头日出天色凉”描绘了早晨的清新与凉爽,为劳作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

“姑妇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妇女们忙碌的场景,她们互相呼唤,忙着煮茧缫丝,空气中弥漫着丝丝香气,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勤劳的氛围。

“缲车嘈嘈似风雨”运用比喻,将缫丝机的声音比作风雨,既写出机器的繁忙,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紧张而有序。接下来的“茧厚丝长无断缕”进一步赞美了蚕丝的质量,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

最后两句“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揭示了农民的生活艰辛,他们没有时间自己织布,只能将丝拿到市场上去卖,以换取生活所需。这几句诗反映了古代农村经济的现实,以及农民对生活的辛勤努力和对未来的担忧。整体上,这首《缲丝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真实面貌。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其十

宦学平生着意深,要从黄卷古人寻。

功名富贵非吾事,只有渊明会此心。

(0)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其一

条山洓水是吾家,君去重开满院花。

邂逅故人相借问,为言秋鬓点霜华。

(0)

解梁别李氏女子晚宿静林寺·其二

山下人家鸡黍时,解鞍那暇拂尘衣。

宦游无况田园薄,自问此生何以归。

(0)

蒲中杂咏.涵虚阁

鹊飞乔树月临波,仿佛天孙掷夜梭。

卷尽纤云风不动,却从直下看星河。

(0)

过高邮饮张才甫家作诗为别

短棹人谁识姓名,相逢况是十年兄。

江关契阔秋来恨,兵火流离别后情。

高论看君挥麈柄,雄图怜我付楸枰。

酒阑月落孤舟起,便是江湖万里行。

(0)

再用前韵·其一

万里高空卷素霓,徘徊几点暮鸦飞。

波平洛浦棹歌远,风袅宫楼香雾霏。

猿鹤山中应怨别,莼鲈秋后合思归。

此间自有江淹赋,不用桓伊恨落晖。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