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久离别,单于台上秋草歇。
玉帐寒,朱旗折,三年灞陵梦,万古阴山雪。
边笳日暮起塞门,流水无声陇云咽。
长相思,久离别。
长相思,久离别,单于台上秋草歇。
玉帐寒,朱旗折,三年灞陵梦,万古阴山雪。
边笳日暮起塞门,流水无声陇云咽。
长相思,久离别。
这首《长相思》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边关将士与家乡亲人长久分离的情景。
“长相思,久离别”,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长时间分离的痛苦。接着,“单于台上秋草歇”一句,以单于台这一边关地名,以及秋草凋零的景象,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凄清,暗示了主人公身处边疆,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寂寞。
“玉帐寒,朱旗折”,进一步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玉帐象征着将帅的居所,却因寒冷而显得凄凉;朱旗代表军队的标志,却在风中折断,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环境的恶劣。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危险。
“三年灞陵梦,万古阴山雪”,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推向极致。三年的时光仿佛只是梦中的瞬间,而阴山的雪则永远覆盖着这片土地,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空间的遥远。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蕴含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边笳日暮起塞门,流水无声陇云咽”,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边关的凄美画面。边笳(边塞上的号角)在黄昏时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凉与哀伤;而流水虽无声,但陇云的呜咽却仿佛在回应这份悲伤,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沉重的氛围,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边关生活、自然景色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苍凉与深情,表达了对远离家乡亲人、长期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与敬意。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