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厌城西地,郊墟别业开。
山光临户牖,水色浸楼台。
座有谭经侣,庭悬问字杯。
秋深芳桂吐,带月我重来。
为厌城西地,郊墟别业开。
山光临户牖,水色浸楼台。
座有谭经侣,庭悬问字杯。
秋深芳桂吐,带月我重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离城市喧嚣,选择在郊外建立居所的满足与喜悦。首句“为厌城西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的厌倦,转而寻求宁静与自然的怀抱。接下来,“郊墟别业开”则展现了新居所在之地的开阔与自由。
“山光临户牖,水色浸楼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视觉意象,将山的翠绿与水的清澈融入居住环境之中,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山的光影似乎直接照进窗户,水的颜色仿佛渗透到楼台之上,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景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座有谭经侣,庭悬问字杯”则进一步揭示了居所的文化氛围。这里聚集着探讨经典的朋友,庭院中悬挂着询问字义的酒杯,既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也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情趣。
最后,“秋深芳桂吐,带月我重来”以季节和植物的变化作为结语,不仅描绘了秋天桂花盛开的美景,还暗含了诗人对这一居所的深情厚谊。即使是在月光下,诗人也会再次前来,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更是对心灵栖息之所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文化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溟溟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乃郛郭。
伊谁横骛溯寥廓,振翮驰骋脱尘壳。
我闻湖东有居客,襟神逸宕无涯略。
胸中似藏千万壑,烟雨横飞星斗落。
平生不愿离蔬屩,平生祇爱江山乐。
百丈朝经彭蠡泽,短蓬夜渡金陵泊。
踏遍江南湖海窄,直望神州神恩扩。
九重宫阙联花萼,百二山河蹲虎鹗。
玉箫翠管争和作,金章紫绶相历录。
斜倚东风醉落魄,何必欲跨扬州鹤。
一夜西风吹绣幕,游人绿駬嘶金络。
祖帐琼浆仍满酌,牙签锦轴更盘错。
暮钟斜日歌声促,潞水迢迢风索索。
九月郊原北风急,禾黍垂垂缀珠粒。
摇风一片陇云黄,䆉稏半含烟露湿。
老农驩笑拍手歌,今年租税容易出。
瓯窭载得满车归,高似崇墉密如栉。
当时我从田野过,偶见田成竟如一。
驾言豳土风化淳,愿进吾君体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