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恒春乃洞天,四时花发谁使然。
女夷已假花师柄,花师得窃女夷权。
女夷过非花师过,柔红嫩紫纷无那。
廿四风番信全爽,十二月令名虚播。
冬葩夏蘤无不直,速成还恐遭先朽。
黄山松树笑苍颜,共渠且作忘年友。
闻道恒春乃洞天,四时花发谁使然。
女夷已假花师柄,花师得窃女夷权。
女夷过非花师过,柔红嫩紫纷无那。
廿四风番信全爽,十二月令名虚播。
冬葩夏蘤无不直,速成还恐遭先朽。
黄山松树笑苍颜,共渠且作忘年友。
这首《唐花谣》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以花为题,寓含深意。诗中描绘了恒春之地四季花开不败的奇景,借以探讨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以及时间流转对生命的影响。
首句“闻道恒春乃洞天,四时花发谁使然”,开篇即点明主题,恒春之地四季花开,引人遐想,却未直接给出答案,留下悬念。接着“女夷已假花师柄,花师得窃女夷权”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女夷和花师赋予人格化,暗示自然规律与人为干预之间的微妙关系。女夷本是掌管四季的神灵,而花师则通过某种手段窃取了她的权力,使得四季花开得以延续,但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度干预自然的反思。
“女夷过非花师过,柔红嫩紫纷无那”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人为的对比,女夷的过失在于未能完全掌控四季,而花师虽能操纵,却也显得无力和无奈。“廿四风番信全爽,十二月令名虚播”则指出自然规律的不可违背,无论人类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季节更替的本质。
“冬葩夏蘤无不直,速成还恐遭先朽”这两句表达了对快速生长事物的担忧,强调了自然成长的必要性和缓慢过程的重要性。最后,“黄山松树笑苍颜,共渠且作忘年友”以黄山松树的坚韧不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与花的短暂形成对比,鼓励人们以自然为师,珍惜当下,与自然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社会、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平衡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