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俱无迹,唯馀一痛伤。
招魂归杳旷,追路失苍茫。
万事甘人下,馀生怕日长。
泪痕罗幌底,斜月映如霜。
可爱俱无迹,唯馀一痛伤。
招魂归杳旷,追路失苍茫。
万事甘人下,馀生怕日长。
泪痕罗幌底,斜月映如霜。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悼念亡儿果祥之作,情感深沉而感人。首句“可爱俱无迹”,表达了对儿子逝去的深深哀痛,昔日的可爱形象已消失无踪,只剩下无尽的悲伤。次句“招魂归杳旷”,诗人试图召唤儿子的灵魂,但那遥远而空旷的空间更显悲凉。
“追路失苍茫”描绘了诗人追寻亡儿足迹的迷茫与失落,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接下来,“万事甘人下”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一切,只求能减轻心中的痛苦,生活中的琐事都变得微不足道。
“馀生怕日长”则揭示了诗人对未来日子的恐惧,害怕漫长的岁月只会加深思念的痛苦。最后两句“泪痕罗幌底,斜月映如霜”,通过泪水打湿的帷幔和映照的冷月,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悼亡之情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王世贞对亡儿的深切怀念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年荒谷菜俱不熟,但得馔芋如馔玉。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