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荒谷菜俱不熟,但得馔芋如馔玉。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
年荒谷菜俱不熟,但得馔芋如馔玉。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通过老农之口,反映了社会动荡对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的影响。
首句“年荒谷菜俱不熟”,开篇即点明了背景——荒年,粮食和蔬菜都难以生长。接着,“但得馔芋如馔玉”一句,以芋头比作珍馐,反衬出食物的匮乏,同时表达了对食物的珍惜之情。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导致的物资短缺,百姓家中无粮可储,只能勉强准备一些芋头作为过冬的食物。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通过老农之口,讲述芋头在过去的重要性,与现在因战乱而价值下降形成对比,凸显了社会变迁对生活的影响。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描述了战乱期间,城市盗贼横行,索取钱财,导致货币价值上升,而芋头价格下跌,无法满足支付需求的情况。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一句,形象地比喻了盗贼的贪婪与残忍,甚至不惜吃人肉,反映了社会道德沦丧的严重性。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通过对比,展现了贫富差距,强调了有钱人可以购买大量粮食,而普通农民则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揭示了战争环境下,粮食虽有但无人购买,盗贼只求金钱而不顾粮食的事实,反映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表达了粮食价格低廉对农民心理的伤害,以及因缺乏食物而导致的死亡现象,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预示了冬季的荒凉景象,以及对未来春天植被枯竭的担忧,暗示了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描述了诗人自己为了躲避战乱,来到山中,每日仅能依靠稀粥度日的生活状态。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通过老农的话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他感到痛苦和不安。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诗人决定煮芋头给老农,并劝告他保存粮食,预示着对未来有所规划。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最后,诗人提醒老农,不要向那些贪食的人询问芋头,因为现在的将军们大多饱受饥饿之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民生的艰难以及人性的复杂,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