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闲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禅意与淡泊。首句“闲来石上卧长松”,生动地展现了僧人自在闲适的生活方式,仿佛他与自然融为一体,随心所欲地躺在岩石之上,与长松为伴。次句“百衲袈裟破又缝”,通过描述僧人修补袈裟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修行者对物质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生活琐事的从容应对。
后两句“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更是直接点明了僧人的生活哲学。他不为明日的生计担忧,因为他的生活全部寄托于手中的钵盂之中,这不仅是对他简单生活方式的描述,也是对佛教中“无常”和“放下”的深刻体现。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
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
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
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山经立壁动危情,路入悬崖作峭行。
雨露正昏当昼黑,瀑泉倒泻助波惊。
万无一理可至寇,十有九家空避兵。
愧子远来端有意,更开诗箧对灯檠。
每忆疏诗卷,何期共酒尊。
高栖子苕霅,孤宦我湘沅。
暮夜风仍吼,途穷志自存。
悠悠几山岳,泛泛一乾坤。